福建、广东与江西交界地带分布着许多客家民居。客家人因地宜,就地取材,建造多种不同形态的集居住宅,其中除了众所周知的圆形土楼与方形土楼外,还有一种极为古老的建筑形式,即所谓的“五凤楼”。五凤楼的形式恰如其名,高起的主楼、前两进的厅堂,加上左右各一列的横屋,远望有如五只凤凰栖息在一起,各自展现其文采美翅,古书谓“风翥鸾翔",造型优雅,与闽西地区常见的封闭式上楼大异其趣。闽西的五凤楼以永定县一带分布较多,而建于清道光每间,位于永定县高阪镇富岭村的这座人夫第,规模庞大,设计技巧极为成熟而完美,堪称五凤楼的代表作。
合乎风水与逐升高的布局
由王姓客家人创建的高陂大夫第,坐南向北,背倚山丘,前临山谷盆地,远方正对着重重叠叠的山峰,视野旷达,宅前辟有半月形的风水池,绿水环绕,茂林修竹,互相掩映,符合传统所喜用的“背山为屏,前水为镜"的风水环境之理想。
人夫笫的平面属于“三堂两横”,即中轴线上有三进,左右各有一列横屋拱护,空间呈内向性格。与中国其他地区民居不同的是,它的第三进楼高四层,而左右横自前向后依次高,形成阶梯丬意因而各座房屋不谑挡.各得萁所.无论通风、采光均合乎居住需求。
格局严谨的书香宅第
名为“大夫第”的宅第在中国南北各地皆可见之,顾名思义,即是古时士大夫人家的宅第,须具有科举功名的资格才可建造。书香门第的约制,使得其格局严谨,空间层次分明,内外尊卑有别。宅第前的半月池畔原有照壁一座,今已圮;门厅之前筑照壁,具有反射光线的作用。照壁之后为禾坪,作晒谷用途。第一进门厅面宽五间,为彰显入口的重要性与宅第的尊贵,特别在明间另筑一个牌楼式屋顶,独创一格。
第二进为中掌[祖掌],居于全宅核心位置,面宽五间。中堂屋宇高敞,檐下左右各立一座彩陶窗,遮挡部分视线,使敞堂空间有内外之分“绕过后院,则见第三进后堂[主楼]拔地而起,高达四层,为家族中长辈所。后堂构造全以夯土为之,墙体极厚,只辟少数窗子,而其庞大的屋顶,有如大斗笠服遮盖座土楼,中轴线上的各厅堂,屋脊俱作翘脊燕尾式,相对地,左右横屋的屋脊则采用平缓的形式。
左右懂屋的构造亦以分上为之,共分四个段落,自前向后逐层升高,其中有几个房间早期作为学堂。为防雨水,屋顶出檐深远,并且做成歇山顶,雄中帶着一夕绣丽的韵味,霍是五凤楼散发出凤展翅谴型特质的关键所在。